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为86岁抗美援朝老兵实施微创手术

发布日期:2022-04-14浏览: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为86岁抗美援朝老兵实施微创手术

“老英雄,你好!现在感觉咋样了?”“好!很好!左脚再也不痛了,天天都能睡好觉!”225日上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的住院病房内出现了温馨的一幕,作为第十三批省卫生人才服务团成员,挂职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邱结华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来到病房,给家住东乡区马圩镇的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水林送上鲜花。杨水林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个月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223日,邱结华为他成功实施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趾下肢动脉球囊扩张+药涂支架植入术手术,这是我市第一台外周药涂支架植入术手术,当晚,杨水林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为86岁抗美援朝老兵实施微创手术

 

据杨水林介绍,1951年,18岁的他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16211连的战士,同年入朝参战,曾参加过多次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他在朝鲜呆了7年,于1958年回国。然而,这样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的人,却饱受血管疾病的困扰。杨水林的孙子说,杨水林的左下肢以前经常疼痛,202010月,杨水林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3个多月,疼痛使他夜不能寐、食不下咽。

几经咨询后,杨水林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邱结华在仔细了解了杨水林的病情后,对他进行了CT血管成像检查,最终诊断出他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了缓解杨水林的紧张、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邱结华主动和杨水林拉起了家常,经聊天得知得知这位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曾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邱结华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决定一定要竭尽全力,尽快帮助杨水林进行手术,缓解这位老英雄的痛楚。根据杨水林的情况,该院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223日,邱结华为杨水林成功实施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术后杨水林无明显局部疼痛,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据悉,邱结华是我市金溪县人,一心想改变抚州血管外科临床、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他是中国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开放性手术学组委员、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介入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压力学组常委。邱结华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获血管外科专业硕士学位,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及博士后学位。

据邱结华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病、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发展成软组织溃疡缺损,最终导致坏疽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发现下肢有疼、麻、凉、间歇性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为86岁抗美援朝老兵实施微创手术

 

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腔内介入手术治疗,是指选择人体正常的血管,用特殊的穿刺针穿一个小眼,从这个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在X线的监视下,使其到达病变血管,用特殊的球囊扩张狭窄动脉,然后用特制的金属支架支撑狭窄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腔内治疗不是开刀,治疗后只会在人体上留下一个穿刺的针眼,对血管以外的任何组织都不会造成伤害,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

医务人员提醒,市民生活中要定时活动,不宜久坐,同时要多饮水,下肢一旦出现肿胀,要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目前,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已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颈动脉狭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等传统和微创介入手术,保障患者健康。

 

上一条:跨国问诊!我院中医科中医黄灿华助西班牙华侨战胜新冠肺炎!

下一条:直击抚州普通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现场!这些要注意…